2021年,市城管执法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系列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结合省市关于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改进城管执法方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法治建设工作中,先后荣获国家铁路局“平安高铁”科普和普法宣传先进单位,2021年“七五”普法省级先进单位,现将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效
围绕法治建设工作,市城管执法委严格落实工作责任,落实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度和全员学法用法制度,带头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城市管理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确保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建设轨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落实普法责任,带动全员学法用法守法
1.切实履行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委党组书记、主任任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委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有关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组织部署委党组(扩大)会议,学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依法治国系列会议上的讲话,传达省市依法治市会议精神等10次,每月定期组织委党组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研究讨论城市治理法治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年终带领委班子成员开展述法活动,在学法守法用法方面做到带头践行、率先示范。
2.开展学习培训,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委党组中心组严格落实学法制度,在委系统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民法典》《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8号)等22部法规规章和制度文件,不断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培训,每年定期邀请湖北工程学院、市党校专家教授开展全市城管执法人员业务骨干培训学习,不断提升执法管理水平。2021年,全市已开展4期910人次的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培训,党组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全体城管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意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健全城市管理法规,夯实立法基础。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管理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管理职责不清、机制不灵的现象,在2017年11月出台《孝感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地方法规基础上,相继出台《孝感市绿化管理条例》《孝感市规划区拆违控违实施意见》《孝感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孝感市停车设施管理办法》《孝感市城区养犬管理暂行办法》等7部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配套制度。2022年向市人大申报《孝感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孝感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立法计划,通过系列地方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为我市城市管理提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三)大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做到“三有三到位”,不断提升普法的知晓率、满意率。一是宣传报道有特色,全视角宣传到位。设立孝感城管微信公众号、在孝感晚报、孝感日报、孝感电视台常年开设城管专栏,持续宣传城管法制工作动态和取得的成效。通过单位门户网站、城区户外电子显示屏、城管执法岗亭、工地围挡、沿街门店以及“12·4”法律宣传日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城市管理普法宣传,全年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法治信息1500余条。二是普法宣传有载体,推进普法“六进”宣传活动到位。借力“五城同创”创建活动,把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送到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小区、施工工地,同时积极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在市民中形成广泛知晓、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全年共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13000余份。三是建设有特色法治宣传阵地,示范创建到位。在城区槐荫公园、人民广场、火车站广场等窗口地段新建5处大型宣传栏,并与孝南区城管执法局共同打造宝城路道路两侧300平米的城市管理法治宣传长廊,打造长效化、常态化的法治宣传阵地。
(四)规范行政执法,全面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省住建厅、市司法局指导下,全面贯彻(国办发〔2018〕118号)文件精神,严格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市城管执法委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市城管执法委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方案》,细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相关配套制度、工作流程,同时健全行政执法公示机制,对行政执法主体、权限、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双随机、一公开”等事项,及时在城管执法委网站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在行政强制、重大执法活动中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过程可回溯管理,对执法情况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罚款数额大等33起案件,实施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
2.加强执法标准化建设。按照住建部《城市管理执法办法》《湖北省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细则》要求,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活动,结合住建部城管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要求,配备执法车辆32台、执法记录仪190台、对讲机80台、执法盾牌30个、执法钢叉20个、防刺手套50副,在各执法大队配备标准询问室、装备室,统一执法文书格式,同时投资150余万完成网上智慧执法办案系统建设工作,实现执法办案网上流转,逐步构建城管行政执法标准体系,提升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3.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常态化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定期参加市司法局组织的全市执法部门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同时对全市城市管理执法案卷质量进行抽查,将结果在全市城管执法系统进行通报,对执法不规范的案卷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探讨,积极施行律师驻队办案制度,通过以案释法,以法评案活动,推动全市办案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2021年,市城管执法委依法办案500余件,有效提升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五)强化管理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落实省市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文件精神,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开展“清、减、降”清理行动,从源头上规范对影响营商环境、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文件进行清理,共计清理规范性文件31件,并对3件不规范的文件进行修订。
2.优化审批服务。对审批事项实施“一窗办理、只跑一次”,同时实行服务告知承诺制。对户外店招严格落实备案制度,做到事前规范指导,事中、事后监管有力。
3.实施首违不罚。结合执法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城市管理柔性执法清单,对城市管理领域占道经营、机动车辆人行道违章停放等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采取行政教育、行政建议、警告、通报等行政手段进行指导改正。
4.大力推进“721”工作法。严格贯彻落实住建部关于在城市管理中推行“721”(70%用服务方式解决,20%用管理方法解决。10%依靠执法手段解决)工作法要求,疏堵结合,结合市民需求在城区设置22处便民疏导点方便经营。
(六)依法开展环境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1.狠抓违法建设整治。全年共拆除各类违建2956处7万余平方米,拆除破旧旱厕800余座,基本实现主次干道违建清零。尤其是对历史违建敢于“亮剑”,组织和联合拆除了北京路红十字会沿街、温州工业园、水利巷、彭家湾、孝天路、工人街等乱搭乱建,打通了道路“中梗阻”,消除了市民反映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2.狠抓市容市貌整治。规范占道经营、游摊游贩10000余次,取缔和劝离游摊游贩3000多次,清除乱牵乱挂1200多处,清理乱堆乱放600多处、各类垃圾杂物300多车。
3.狠抓停车秩序整治。发放提示卡14000多份,清理违规路障1000多个。查处违停机动车865辆、拖离1866辆,搬挪到指定位置2388辆,劝导违停行为8000多起。
4.狠抓空间